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 new commercial 【讲点黑话57】制裁美国无人机 #75

Open
wants to merge 2 commits into
base: master
Choose a base branch
from
Open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Changes from all commits
Commits
File filter

Filter by extension

Filter by extension


Conversations
Failed to load comments.
Loading
Jump to
Jump to file
Failed to load files.
Loading
Diff view
Diff view
5 changes: 2 additions & 3 deletions .github/workflows/deploy-vitepress.yml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26,9 +26,8 @@ jobs:
- name: get diff
id: diff
run: |
echo $(git diff --name-only HEAD master -- docs)
echo $(git diff --name-only HEAD master -- docs) | wc -w | xargs -I {} echo "DIFF={}" >> "$GITHUB_OUTPUT"
echo ${{ steps.diff.outputs.DIFF }}
echo $(git diff --name-only HEAD origin/master -- docs)
echo $(git diff --name-only HEAD origin/master -- docs) | wc -w | xargs -I {} echo "DIFF={}" >> "$GITHUB_OUTPUT"
build-and-deploy:
runs-on: ubuntu-latest
needs: [ check-if-need-deploy ]
Expand Down
34 changes: 34 additions & 0 deletions docs/btnews/commercial/0001_0100/commercial_0057.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34 @@
---
title: 【讲点黑话57】制裁美国无人机
description:
tag: []
date: 1731664800
bvid: BV1zXmoYDE5d
---

大家好,欢迎收看57期讲点黑话。10月末,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福布斯等多家媒体报道,因为被中国制裁,美国目前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SkyDial正面临着严重的供应链危机。这是反外国制裁法生效并启动后,受自由可靠信源公开证实,以制裁对制裁的反制手段,对外企或个人造成了明显损害。过去,一直有人怀疑中国对海外企业或个人实施制裁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效果。现在争论可以告一段落了。

先来复盘一下这次事件。10月10号,中国宣布对一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和个人执行制裁命令。中国尽力组织个人不得与受制裁对象进行合作或者交易,其中就包括这家斯凯迪奥公司。作为现在美国最大的便携式无人机生产商,斯凯迪奥近两年一直在积极开拓安全和军事领域业务,已经向乌克兰军方提供了上千架无人机。但SkyD2在大陆没有销售,又一向标榜自己是美国制造。在官网上,他宣称自己满足了美国政府要求的最高供应链安全水平。所以通告刚发布时,没有人想到这些措施会对他迅速造成影响。但仅仅半个月后,SkyD2的CEO在公司官网上发布了一份通告,承认他们的电池供应暂时被切断了。

这时SkyD2才不得不承认,包括电池在内,还有少数部件供应链在中国。瑞兰CEO安抚客户说,SkyDL手上还有大量的库存电池,但同时又宣布他们最新的旗舰产品X10每台只能配一块电池。最后SkyDL声称他们正在寻找新的器材供应商,但预计要等到明年春季才能找到新货源。至于劝客户的备用电池什么时候能补上,干脆就没提。一些媒体挖得更深,据金融时报报道,SkyDL无人机的电池原来都是由日本TDK集团供应的,而TDK的电池生产基地设在广东东莞。于是很快就被中方抓到切断了。按报道中的企业名称搜索电池的具体生产厂家,很可能是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它是TDK子公司香港新能源科技公司的子公司。在TDK官网的全球部剧图上,香港新能源科技和东莞新能安科技赫然都在列。而ATL的主业就是消费级的电池,这就基本对上了。

ATL这家企业很低调,公众知名度非常小,但在业内却大名鼎鼎,号称中国离电池行业的黄埔军校。在全球消费机离电池行业里,多年来市场占比都稳居第一。此外,ATL虽然是日本TDK的全资质公司,按照管理层、设计团队、生产基地都在中国,实际上它从创立到发展都完全是一只中国独角兽。只是因为创始团队没掌握好股权融资节奏,在2005年被TTK抓住机会以当时看来很合理的1亿美元报价收购。但在被收购后,ATL在经营管理上依旧保持独立。TTK虽然是他的全资股东,但看起来更接近财务投资人。ATL的根本都在中国,肯定不可能去违反中国的法律。至于TTK,它本身的强项是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虽然在电池研发上投入也不少,但失速生产能力恐怕已经很薄弱了。所以在ADL无法给SkyDL直接供货后,GDK并不能协调其他工厂继续执行订单,至少在短期内做不到。

在电池供应被切断后,SkyDL已经向美国官方直接求助,据称还和台湾进行了接触,寻找新的供应商。当然,如果只看有无,他最后肯定能找到新的电池来源。所以他的CEO在公开信里态度仍然十分强硬,并且趁机再次兜售自己那套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话术。但电池作为无人机上的唯一能源,是无人机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并且还非常醒目。在纸面上满足美国制造的要求,在内心里他们恐怕并不相信自己这套话术。大力宣传所谓供应链安全,只是为了生意正面竞争力不够,就指望用政治手段直接把竞争对手赶出市场。为了保住剩下的本土市场,他除了标榜自己的美国血统,大谈国家安全之外,又积极向美国政府和国会游说,要求全面封杀中国无人机产业,点名重点就是中国无人机企业龙头大疆。但他自己在被制裁前偷偷用中国生产的电池,也许还有一些我们现在不知道的零部件。原因很简单,在离电池领域,中国的产业优势已经非常巨大。故意绕开不是不行,但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大到他们宁愿违法造假,忽悠媒体和用户,甚至连五角大楼也敢骗。当然,可能美国官方也知道他们在造假,但选择了只要没能戳破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动包龙,或者说重龙。大约与斯凯迪奥在美国无人机产业中的地位有关。去年2月,他获得了2.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了23亿龙身独角兽,也是目前北美无人机行业当中估值最高的一家。连美欧主流媒体都对他寄予了厚望,把他看作是对华无人机战中中的希望之星。

@@@
最近写稿子要查阅不少资料,上了年纪你专心做这些就容易肩酸脖子疼的。还好有妙介的肩颈按摩衣,随时都能按,帮我省下了不少去外面理疗的钱。上次帮我老婆回购送礼的时候,还发现妙介已经是好评榜、回购榜、销量榜三榜第一了。不愧是做按摩的牌子,就是值得信赖。其实过去有不少厂家也找过我对比着数据和体验,我还是更喜欢妙介。那些按摩衣按两轮都不得劲,要借几分钟就把肩背都按松了。他家的body按摩头真的是我用过按的最像人手的,既能按透脖颈这块的血纹,又能融松斜方肌上的肌肉,比自己瞎吹管用多了。包括每次推荐反馈也都不错,那粉丝用着好我才敢放心推荐。像我现在办公室里人手一个,每天上班大家都摊成一排,看到蓝色的风景线似的。像现在一些年轻人因为工作原因,长时间低头久坐,年纪轻轻颈椎就一堆毛病,体格可能还不如老一辈的强健。所以除了给父母买,自己也可以备一个。三档力度全身都能按,平时办公的时候扣在身上也不影响手上的活。锻炼完按腰按腿什么的也很舒服,打开肋肤还能活络活络经脉。睡前一边看新闻一边按会儿,感觉呼吸都顺畅了不少。有需要的就在评论区领卷下单,就是大出价也不会买贵,免费写和引以内质量问题免费换新都有。想自用或者送礼都可以在景观融资比较顺利,估值也还不错。
@@@

但是KDL这家公司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就在去年2023年8月,SkyDL宣布全面关闭消费机无人机业务,只保留政府和部分专业用户市场。对无人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消费机业务才是现在无人机的最大市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结论都不会改变。不仅庞大的个人用户基本只需要消费级产品,同时很多政府和企业用户要解决的任务一般也不需要很高性能就可以完成,所以也喜欢较便宜的消费级无人机,而不是花大价钱采购昂贵的专业级产品。真正对自己实力有信心,对未来有宏大雄心的企业,都不会甘心退出消费级市场。这样很容易形成营收有限,研发投入不足,用户吸引力下降的恶性循环。然而斯凯迪奥大概率在消费机市场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别无选择,保留了卷土重来的希望,不像他的几个大前辈,现在或者已经破产,或者放弃了无人机业务,躲在角落里默默舔伤。

玩无人机的朋友都知道,如今在无人机消费级市场上,大疆无人机几乎是统治性的一家,就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到80%。同时,大疆在多个行业的专业无人机和周边设备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走到今天的王者地位,大疆碾碎了很多对手,其中至少包括两家美国曾经的明星公司。他们都比大疆起步更早,早期的技术上也更有优势。其中一家3DR刚建立不久就募集到了1亿美元投资,被认为是右家即将升起的硅谷明星。这家公司的一位关键管理层还和大疆有私人恩怨,一直宣称要杀死大疆。2015年,3DR主动发起了决战,推出了号称当时最智能的无人机,并且信心十足的预先生产了多足10万台。这在10年前是一个让业内感到震动的数字,但随后就因为产品故障频发,销售成绩一塌糊涂,3DR资金断裂反而迅速走向破产。另一家大疆的主要对手GoPro来头更大,它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运动相机厂商,甚至可以说是这一行业的主要开创者。在经营巅峰时,估值高达60亿美元。进入无人机领域后,产品定位也与大疆差不多,都是主打会飞行的相机。大疆曾经想和他合作,但GoPro觉得自己在运动相机上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优势在手,信心很足,向大疆开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基本上就是收编大疆做自己的代工厂。结果2016年两家竞争全面展开,当年GoPro就巨亏了3.7亿美元,第二年还差不多,不得不完全退出无人机市场。因为在无人机战争中元气大伤,资源损耗太多,连运动相机的老本行也没有能拒手多久,很快就失去了行业领先地位。到如今企业仍然在苦苦挣扎。

回顾过去十年的民用无人机市场竞争,很多人对于大疆的胜利都归结于他擅长打价格战,用低价绞死了所有主要对手。这种看法也是现在对中国产业竞争力一种相当主流的观念。不仅海外大多数主流媒体在评论中国制造时都喜欢强调,在中高端产品上,中国企业都是靠政府补贴,用不公平的低价才能赢得竞争。就是国内舆论至今也有几项的声音认为我们只擅长打价格战。但就以民用无人机为例,大疆确实一向以性价比著身,但它能完全建立起行业统治地位,关键节点正是刚才我们讲述的主要对手3DR和GoPro的先后垮台。而这两家崩盘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大疆的价格战,而是他们自己的主力产品出了让用户完全不可忍受的设计和质量问题。3DR随着神乎其声的骚扰无人机上市时,居然不适合拍照和录像。而100个买无人机的用户至少有99个唯一目的就是想玩一场天空与陆地间的摄影。3DR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它怎么都设计制造不好摄像头和支架之间的万象节。3DR的大饼设在自诩全球IT产业圣地的加州伯克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加州硅谷。但在2010年代中期,这里已经很难找到足够的优秀机电工程师了。而GoPro无人机的失败原因更加可笑,它的拍照和摄影效果确实不错,但是时常会毫无预兆的失控,甚至衰迹在室内和复杂地形会掉。因为据说这些地域的GPS信号容易不好,而他家的无人机极度依赖GPS支持。但在开货平坦信号良好的地方,它还是可能突然就失控坠毁了。GoPro一直没有真正找出原因,或者找出了但拒绝公布。不过行内有猜测怀疑可能是它始终没有解决好供电稳定性问题。相比之下,用户买大家无人机,但产品力始终赶不上大疆,甚至连一些基本问题都解决不好。原因很可能一点都不复杂,但第二巅峰时期有大约350名员工,其中还包括了行政、营销和市场部门。GoPro的规模大不少,雇员一度超过1200人,不过其中属于无人机部门的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人。而大疆在2015年前后,仅正式的设计和工程工艺师就超过了上千人,这还不包括利用外包调动的其他企业人力。要承认科学和工程规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并且中国工程师的能力也不天然地与欧美同行那么按逻辑推导,如果其他条件一样,大疆以海外竞争对手完全无法比拟的速度和广度开展研发,磨合工艺,找出产品缺陷并予以修正,几乎就是一种必然。

在取得产业优势地位后,大疆仍然以一种自己和自己较劲的模式保持着快速迭代,继续使得无人机市场的竞争度拉满。这让众多潜在竞争者在盘算投入和回报后,不得不望而却步。所以虽然现在无人机市场已经相当可观,2023年全球规模已经达到了180亿美元左右,但全球那么多与机电航空能搭上关系的工业巨头,却几乎没人愿意路上挑战大疆。只有SkyDial这种粗壮公司才愿意拿着分头的钱博一把。能阻止这种结果发生的因素主要只有那么几种,或者是历史积累形成的技术专利门槛,或者是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和已经形成的使用习惯。但是像无人机这种产业本来就没有多久的历史,不存在百年知名老店,用户的使用习惯也还在形成之中。于是大疆崛起了。即便在2020年12月,大疆被纳入了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在获得美国技术或配件受到了严格限制,但之后大疆的升级换算节奏基本没有变化,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统治里也没有出现松动的迹象。甚至在北美地区,大疆无人机仍然以断崖式领先的优势占据市场份额第一,把斯凯迪奥曼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也是中国其他正在努力向中高端发展的企业或产业最长期的通用模式。海外媒体和智库爱说中国制造最大优势是中国通过产业政策向企业提供了廉价的资金、土地、厂房以及基础设施。但只有少数愿意正面承认中国高等教育90年代扩招后培养出的海量毕业生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他们并非像被诸多外媒贬低的那样缺乏创新能力,如果有同样的资源,甚至哪怕略差一些,他们表现出的能力完全不亚于发达经济体的同行们。如果说曾经中国的劳动力供应过剩还主要集中在低端或者中端行业上,但现在几乎所有高端岗位也都逃不过声多声少的命运。这导致了被无数口诛笔伐的高度内卷,也造就了让很多人自豪骄傲的全球唯一全产业链。因为要给8亿多失灵劳动力,1亿多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找到工作岗位,除了同时去占据从地板到天花板的所有产业之外,别无他路可走。这其实也是一种不耐。当然,在新冷战可能已经虚虚拉开序幕的当下,几乎没有缺门的全产业链成了中国最坚韧的底牌。和上一次冷战中失败的苏东阵营不同,中国已经证明自身有独立的技术和工业升级能力,正在某些领域自我更新和升级的速度已经在全球居于前列。所以才能反过来对喜欢动作搞长臂管辖域外制裁的美国发起能实际见到效果的反制。甚至从国际经济合作角度看,没有短板,至少在制造业上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短板,反而可能成了团结世界大多数地区的障碍之一。什么都能造,并且什么都造得越来越好,能进口什么来平衡贸易已经是一个不容再忽视的难题了。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收看。我是不讲废话的黑道人,我们下期再见。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