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1 parent
50d85ec
commit bf40e2a
Showing
13 changed files
with
666 additions
and
1 deletion.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 -10,3 +10,4 @@ docs/.vuepress/dist | |
.elog-note.env | ||
.elog-coding.env | ||
.elog-share.env | ||
.elog-essay.env |
Loading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Reload?
Sorry, we cannot display this file.
Sorry, this file is invalid so it cannot be displayed.
Loading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Reload?
Sorry, we cannot display this file.
Sorry, this file is invalid so it cannot be displayed.
Loading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Reload?
Sorry, we cannot display this file.
Sorry, this file is invalid so it cannot be displayed.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54 @@ | ||
--- | ||
title: 为什么是语雀 | ||
createTime: 2023/03/26 21:39:50 | ||
permalink: /article/why-the-yuque/ | ||
--- | ||
## 伏笔 | ||
大三的时候暑期实习,想找着一个离学校近的公司,能兼顾工作和学习。投递了武汉的阿里斑马智行的 Java 开发工程师,也顺利的拿到了 offer。 | ||
|
||
其实在之前,就有了解过这家公司,当时是我上一届学长学姐的秋招,我和室友想去提前了解了解,碰到了校招的负责人,当时觉得离我太遥远,就把校招的宣传册子一直放在抽屉里。 | ||
|
||
## 初次接触 | ||
进入公司后,一方面学习技术知识、一方面学习业务内容,其中语雀是最重要的传递媒介。不管是内部文档,还是日报周报,全部都是语雀承载的。不同部门、小组、项目,内容整理的井井有条。初入职,很多文档没有权限,需要联系负责人申请,当时还觉着太麻烦了,现在想来,这不就是语雀的优点嘛。 | ||
|
||
入职前听说要注册语雀,我就用钉钉提前注册了,结果发现内外网不一样。内网的语雀是橙黄色的,而现在使用的是绿色的。工作的时间段里,也记录了很多内容,总结的知识、梳理代码的逻辑等等,文档、表格、演示还有思维导图,全部都在 Web 上搞定,真的很方便。 | ||
|
||
离职前把内容全分享到小组钉钉群里了,导师看了还说有很多干货,哈哈。可惜,现在再也用不了那只橙黄色的语雀了。 | ||
|
||
|
||
|
||
记笔记的习惯仍然保持着。于是筹划着自己建了一个博客网站,从前端到后端再到数据库最后到服务器部署,全部都自己搞定的。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尤其是网站部署,用的是阿里云的 ESC,还专门写了一篇从零开始搭建个人网站的笔记,后来准备大四,要毕设、找工作等等,就一直没有发布。 | ||
|
||
网站分了前台和后台,前台仅作展示,后台管理文章,文章格式是 Markdown,只能说能满足我的基本需求。 | ||
|
||
## 旧知新识 | ||
进入工作后,利用闲时时间,把之前开发的网站“翻新”了一遍,自然包括博客。考虑到后台维护比较耗时,且功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就想着一种替代方案,功能强大不需要再开发后端。 | ||
|
||
现在其实有很多博客网站,比如 CSDN、博客园、掘金、简书等等,我觉得都不够优雅,甚至说是臃肿。更重要的是,上面的文章有很多都是复制粘贴的,良莠不齐。包括我曾发布的文章,也没逃过爬虫的命运。 | ||
|
||
找着找着就发现了语雀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老朋友,点开开发者文档一看,居然还能嵌入阅读器到外部网站,体验了一下,感觉很不错。 | ||
|
||
于是想继续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功能,然后我就发现了「[花园](https://www.yuque.com/smilingly)」。 | ||
|
||
|
||
|
||
> 我们希望给语雀用户一方自己的小天地,作为个人博客、创作的大本营、同好间交流的名片,甚至是第二大脑,是对抗不确定性的内心栖息地. | ||
> | ||
|
||
|
||
看到这个以后,我甚至决得我不需要自己搞网站了。出发点本是希望能够专注记录和积累,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而语雀花园完美契合我的想法。 | ||
|
||
带着好奇的心,浏览了花园先行者精心打理的花园,风格或沉稳内敛、或活泼可爱,俨然一方天地,能看出园主的性格。 | ||
|
||
## 最后 | ||
尽管花园功能上线不久,不过我感觉这将成为一个展示自我的另一种途径。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镜头中讲述,文字,从来都是表达自我的上上之选。 | ||
|
||
今天是重拾记录的第一天,对于现在的语雀还有很多没有探索的地方。好好打理照料自己的花园,蝴蝶、蜜蜂自会寻花香而来。 | ||
|
||
|
||
|
||
--- | ||
|
||
2023/3/26 夜 | ||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59 @@ | ||
--- | ||
title: 三分钟热度的坚持 | ||
createTime: 2024/07/02 23:20:31 | ||
permalink: /article/the-persistence-of-three-minutes-of-heat/ | ||
--- | ||
夜半浏览朋友圈,看到昔日大学同学发了一个关于三分钟热度的说说,“很多个的三分钟凑出来很多个人生不可多得的瞬间”,配图还有一段说明,言其书法、油画、手绘还有拍照几个三分钟热度的爱好,“给生活带来了精神食粮,开始学会平心静气的与自己相处”。还特别提到拍照的爱好是感谢大学的一位同学,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哈哈哈哈,我就是那个同学。看到她的坚持,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曾经的我也是如此,现在却又兀然感慨。 | ||
|
||
|
||
|
||
谈到拍照,我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的。可能是小时候不断翻看爸妈年轻时留下的照片,一件件地问起这是哪里,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听着他们的描述,畅想当时的情景,不知不觉间就种下了种子。 | ||
|
||
照片神奇,神奇的不是有多么好看,而是它能够跨过时空,将尘封的画卷重新展开,照片背后的故事,依然能够打动人心。 | ||
|
||
|
||
|
||
等到初中有了手机,我就喜欢东拍拍、西看看。白天、黑夜,景区、大街,城市、乡村,不管何时何地,总会有掏出手机,按下快门的想法。也不管好不好看,主打的就是随心。这期间还学会用美图秀秀了,给我家种的花 P 了一大堆的图。 | ||
|
||
|
||
|
||
再后来到了高中,感觉自己的审美发生了变化。拍照不再那么随意,而是有意识的去拍一些我觉得值得记录的东西。尽管高中的空闲时间不多,但还是留下了不少照片。 | ||
|
||
|
||
|
||
等到了大学,主动去接触了拍照相关的知识,一些基本概念、拍照手法之类的。尽管学了,但实际用了多少,说不上来。不过看着 QQ 空间里的一张张照片,很多得到了大家的赞赏,我很开心。 | ||
|
||
|
||
|
||
从象牙塔中走出,大步迈向新的旅程。新的人儿,新的地儿,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当然对拍照的喜爱,还是一如既往。我不敢称是摄影,只是简单的按下快门,享受那一刻的快乐,还有以后回味照片时无法描述的心情。 | ||
|
||
有了些经济能力,买了台入门相机,也不便宜。刚到手几乎每周都会专门出门拍照,无外乎各个景区,也发了几个朋友圈。 | ||
|
||
|
||
|
||
后来用的越来越少了,即使出门也不愿意带着相机,甚至萌生了卖掉的想法。我尝试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的理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但好像都说不过去。 | ||
|
||
想来想去是没有勇气拿着相机去追寻生活中的美好了。记录了给谁看呢,一个人的生活,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枯燥。好的景色只有当初看到时的惊叹,机械地按下快门,注定留下的照片没有动人的故事。 | ||
|
||
|
||
|
||
时间来到昨天,一个朋友圈让我的内心泛起了涟漪。我回想起那天的故事…… | ||
|
||
我们一起追逐夕阳,渴望记录下那血染般的余晖,但是我们终究是慢了一步,梅岭的夕阳没有给我们机会。手机里留下的只有淡淡的红晕,脑海中留下的是无法忘却的回忆。 | ||
|
||
|
||
|
||
太阳不断升起落下,总有机会抓住的。 | ||
|
||
没错!!总会抓住机会的。新世界的大门一旦开启,就不应该轻易关上。 | ||
|
||
|
||
|
||
--- | ||
|
||
2024/7/2 夜 | ||
|
||
|
||
|
||
|
||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21 @@ | ||
--- | ||
title: 时间的标尺 | ||
createTime: 2023/05/12 08:17:29 | ||
permalink: /article/the-scale-of-time/ | ||
--- | ||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的我也能和朋友笑谈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但我发现我们不喜欢说多少多少年前,我们习惯用我上初中、高中、大学的时候代替,潜意识里我们还是学生呢。 | ||
|
||
|
||
|
||
我们习惯于将人生分成一个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故事。作为步入社会不久的所谓成年人,自然脱离不了“清澈愚蠢”大学生的思维。我们依旧用曾经的标准,衡量现在的人生,这是在所难免的。 | ||
|
||
|
||
|
||
时间一直在不断的前进着,公平的对待着每一个人。也许某一天,我们心中的时间标尺发生了变化,那时再回想现在的记忆,是否还能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呢? | ||
|
||
|
||
|
||
--- | ||
|
||
2023/5/14 夜 | ||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55 @@ | ||
--- | ||
title: 海风、皎月和我们 | ||
createTime: 2023/05/02 18:57:32 | ||
permalink: /article/the-sea-breeze-the-moon-and-us/ | ||
--- | ||
难得假期,和两朋友小聚一番,谈天说地、追忆往昔,好不快活。 | ||
|
||
|
||
|
||
我们爱吵闹,吃饭自然得去人多的地方,烧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选定地方,步行到店里。烧烤无外乎吃肉喝酒,但我们喝的不多,毕竟价格摆在那里。 | ||
|
||
高中毕业以后,各奔东西。每年也就寒假能有机会聚上一聚,中间还来了个疫情。从小县城农村里走出来的我们,度过大学能够远在他乡组起局,还是挺不容易的,虽然只有三个人。 | ||
|
||
“真就和班主任说的一样,高中以后,有些同学再也见不到面了。”是啊,都很怀念高中的时光,可我们也是真正成为过来人才懂得那段光阴的珍贵。 | ||
|
||
从夜半翻墙外出,到清晨水库采风;从夏日激情排位,到冬天滑倒丢人;从高中入学分班,到毕业师生聚会。在一件件往事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逐渐回到那三年。 | ||
|
||
|
||
|
||
吃完饭,一块到海边走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映着夜空,只见躲在云彩后面的月亮,还有几颗叫不上名字的星星。时间还长,接着聊天。 | ||
|
||
大学四年里,彼此联系很少,各自的趣事自然得多唠唠。学习情况、恋爱经历,实习考研、步入社会。我们仨,一个考研未果、一个直接工作、一个父母安排。完全不同的经历碰撞在一起,总能擦出些思维的火花,这不就不知不觉聊到了人生,哈哈。 | ||
|
||
|
||
|
||
有感而发,就说起了我这二十多年来,自认为是有价值的人生总结:一定要有目标;少说话,多做事。 | ||
|
||
毫无意义的两句话对吧,我上学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问题是当时只能看到浅浅的一层,没有理会其成立的复杂条件。 | ||
|
||
目标要实际、具体,能够在付出一定努力的情况下实现。高中的我就没有个目标,目标就是考上大学最低 211,仅此而已,不过确实是实现了。大学也没个目标,到最后选择工作也是几天决定的。如果你问我后悔吗,我不后悔。因为那是在那个我的当下,做出的自己的选择。 | ||
|
||
少说话是要在说话前,思考说出的话的影响,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说很多话,一定会有一些话有意或无意间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也许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或者现在不记得了。等到我们意识到或突然想起的时候,早就物是人非了。多做事是做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这个只有自己知道。 | ||
|
||
|
||
|
||
“我好想变成高中时候的我,自信充满活力。大学四年还有现在的工作,改变了我。” | ||
|
||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值得怀念,但不必留恋。现在依然能够改变自己,你这不五一就愿意走出门和我们见见嘛。” | ||
|
||
“我很羡慕你,活得很通透。” | ||
|
||
“我该说这是在夸我吗,我也才二十几啊!” | ||
|
||
|
||
|
||
云彩散尽,皎月当空,一架架飞机起飞、转弯、消失在视野尽头。路上的行人逐渐少了,海风还在吹,我们还在走。 | ||
|
||
![](../../.vuepress/public/images/c2654a5a896df847b47392413bd2d2cf.jpeg) | ||
|
||
|
||
|
||
--- | ||
|
||
2023/5/2 夜 | ||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33 @@ | ||
--- | ||
title: 谁的人生不迷茫 | ||
createTime: 2023/03/29 21:55:28 | ||
permalink: /article/whose-life-is-not-confused/ | ||
--- | ||
今天一位朋友找我聊天,谈到了未来规划的问题。他说现在很迷茫,每天工作很轻松,觉得工资拿的“心慌”,于是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之外的知识。 | ||
|
||
|
||
|
||
是啊,我也会间歇性迷茫,迷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没有充足的积蓄?随时会被优化的危机?我觉得最直接但也最笼统的答案就是不知道哪一条路能够更快地通往自由,这里的自由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自由,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现实的因素,让物质自由成为了大家精神自由的前置条件,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可能有小部分人的物质自由的标准比较低,就已经达到了精神自由的阶段。 | ||
|
||
物质上的自由很好理解,应该绝大部分人,包括我也是,会觉得如果有充足的物质财富,就能很大程度上削减焦虑和迷茫。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是很简单的道理。粮食不会凭空冒出来,需要我们播种、施肥、除草、浇水,最终才能有收成。但是种地得有田,有没有足够的田让我们去种呢?种的田是地主的还是农民的?哈哈,这些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
|
||
精神上的自由,可能这么说很奇怪,都 2023 年了,还有人的精神没有解放吗?时值就业季,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语文课本中的名 IP ——孔乙己,成为了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热梗,这个现象或许能说明一二。“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的长衫”,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教育的价值从来都不应该被轻视甚至无视。但我看到这个梗的时候,也不禁想,我是不是心里也有一个孔乙己呢? | ||
|
||
每天按时上班,晚上经常加班,但是不得不坚持,因为我们必须通过种田尽可能奔向物质自由,坚持就已经脱掉了孔乙己的长衫。坚持是需要动力的,大多时候都是物质自由这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现在出现了动摇,动摇这个目标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环境。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意志不坚定,另一方面是切切实实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 ||
|
||
|
||
|
||
我也不是啥专家,能给出多好的解决办法,也只能从自身出发。我也会迷茫,但大多数时候不会迷茫。迷茫都是在无事可做的时候,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个事情做。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不必多说,要做的事情最好能够加快自己通往自由的速度。 | ||
|
||
找到除本职工作外能够通往自由的这样的事情是很难的,所以目标大可以不必放太高。比如可以先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至少不会带来新的压力。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做些有助于本职工作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通往自由。如果都没有,甚至可以打打游戏,看看剧,总之不要让自己闲下来,也不要让自己沉迷下去。 | ||
|
||
|
||
|
||
成年人的世界,就只剩下赚钱。愿我们都能够早日到达自由的彼岸。 | ||
|
||
|
||
|
||
--- | ||
|
||
2023/3/29 夜 | ||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65 @@ | ||
--- | ||
title: 雨夜西湖 | ||
createTime: 2024/07/14 21:59:35 | ||
permalink: /article/west-lake-on-a-rainy-night/ | ||
--- | ||
都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来杭州快一年,初来杭州的十一节间第一次去了西湖,后面大大小小周边地带连着逛的时候,又去了几回,看了不少晴西湖。春节回家前的夜晚,下了好大的雪,不过归心似箭,难去专看雪西湖了。前些天入梅,江南各地阴雨连绵,没有出门,倒是枉费了雨西湖的美景。这周末小雨淅淅,天气不热,有空去西湖逛逛了。 | ||
|
||
|
||
|
||
加完班,坐上地铁,五号线转一号线,龙翔桥站出站。 | ||
|
||
没有下雨,一如往常一样,人山人海,远远瞧见前面围了起来,很多人排队,记得此前是没有围栏的。走了约莫百十步,到了围栏边,排队到是挺快,跟着走了上去。进去以后发现是围观音乐喷泉,不过时间还早,到晚上七点半才开始,这会儿还有四十分钟。 | ||
|
||
考虑一二并没有留下,一来时间尚早、人已许多,二来此次来是有其他目的的,就是除了想看看雨西湖,还想看看上次漫步意外发现观看雷峰塔的位置夜景会是如何。 | ||
|
||
|
||
|
||
出口离开后,顺时针绕着湖边走,走过一回,已然熟路。 | ||
|
||
不远处就是集贤亭,亭子已经被围起来了,梅雨虽过,防汛防水还是紧着。这倒是给了拍照的好机会,不然乌泱泱的人,联排的荷叶怕是都嫌挤。 | ||
|
||
天色渐暗,远山层层,几分薄雾盖在山间,平静的湖面上偶尔驶过几艘游船,天、山、水浑然一体。岸边的荷叶静静地,一片翠绿,零星几个莲蓬望着水面,看来荷花没能拒了夏雨的好意。集贤亭站在湖面和荷叶之间,一份静谧古典的美就这样呈现在眼前。 | ||
|
||
|
||
|
||
![](../../.vuepress/public/images/808bbb78467f65e855f805572109e0e7.jpeg) | ||
|
||
|
||
|
||
再往前走,是一段不短的商业区,沿途各色店铺还有饭店,并没有拦下我的脚步。 | ||
|
||
忽地一艘快艇驶过,水面留下激起的浪花,打到岸边呼呼作响。不知怎的突然联想到三体,曲速飞船留下的黑域尾迹。 | ||
|
||
各个游船中心的工作人员,招喊着游客,要不是已定下的目的,估计也会上了船,体验一番夜游西湖的趣味。 | ||
|
||
|
||
|
||
天色更暗了,肉眼已经可以看到对岸山上点点灯光了,透过树叶,那种质地有点难以描述。路旁的柳树下,灯也都开了起来,尽管下了雨,还是有些飞虫绕着光飞。岸边的长椅上几个游客坐着,静静地看着湖面,不知是在思考着什么。 | ||
|
||
|
||
|
||
越往前走,人越来越少。到看到雷峰塔,还有段距离。 | ||
|
||
岸边的路不是连着的,中间需要转弯穿过柳浪闻莺公园到学士公园,这段路没什么灯光,倒是有些神秘。走完后才又回到岸边,已经能看到雷峰塔了。 | ||
|
||
暗色的天空和湖面,中间是绵延的透着光的山,可以想象其中游客穿行。雷峰塔的周身围着缕缕升腾雾气,想来应该是景区内的餐厅酒店之类做饭引起的,倒也算的是烟火气。塔上的灯光,在夜空中分外惹眼,倒映在湖面上,像是夕阳的余晖。不知道湖里的鱼儿,能否感知这夜色下璀璨的灯光。 | ||
|
||
|
||
|
||
![](../../.vuepress/public/images/955ac71861ae0d4a1bbe2ba8092e52f5.jpeg) | ||
|
||
|
||
|
||
不一会,开始下起了小雨,索性没有打伞,自顾往回走了...... | ||
|
||
|
||
|
||
--- | ||
|
||
2024/7/14 夜 | ||
|
||
|
||
|
||
|
||
|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