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Copy pathsearch.xml
169 lines (169 loc) · 37 KB
/
search.x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earch>
<entry>
<title>【2022】年度个人总结</title>
<url>/posts/32659de8db96/</url>
<content><![CDATA[<p>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新年快乐!</p>
<h2 id="前言"><a href="#前言" class="headerlink" title="前言"></a>前言</h2><p>今天是2023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祝大家新年快乐!</p>
<p>“一年也太快了吧!“”——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都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和每年都一块看B站拜年祭的朋友又聚在一块看起拜年祭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但仔细一想,自己确实经历了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也确实有一些事情刻在了2022的记忆中。</p>
<p>对于我个人来说,毫无疑问今年是重要的一年,即便是说成自出生以来最重要的一年也不为过。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今年我18了,也就是说我成年了。其次,今年是我参加高考的一年,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这些原因使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也使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或许,今年是我人生中最自信的一年?</p>
<p>总之,我认为2022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我有太多想说的了。</p>
<h2 id="记忆"><a href="#记忆" class="headerlink" title="记忆"></a>记忆</h2><p>对于我来说,2022年值得记住的事情有哪些?我想按时间顺序分为以下几个小节分别概述。</p>
<h3 id="备战高考的迷茫"><a href="#备战高考的迷茫" class="headerlink" title="备战高考的迷茫"></a>备战高考的迷茫</h3><p>高三的我学习成绩很差,除了<strong>日语</strong>和地理,<strong>其他的科目</strong>都过不了<strong>及格线</strong>,总分也过不了本科线(当时预估本科线415)。虽然知道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学,但由于自己讨厌<strong>中国式教育模式</strong>以及自控能力较差,做了许多的假努力,这令我十分困扰。</p>
<blockquote>
<ul>
<li>日语:由于喜欢看日本动画,2020年开始自学日语。我国高考中规定的外语有6种,分别是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li>
<li>其他的科目:河北高考实行3+1+2,我的选科是物理、化学、地理。</li>
<li>及格线:数语外90分以上,物化地60分(不赋分)以上算及格。</li>
<li>中国式教育模式:这里指衡水模式以及应试教育。</li>
</ul>
</blockquote>
<p>2022年寒假时期,我一直看B站黄夫人的视频复习物理,有趣的教学方式十分适合我,于是我充满了对自己物理提分的自信。春天开学便是高三的下半学期,我做了一个赌徒决定——回家自学直到高考。这听起来实在是太疯狂了!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吧。但由于我的成绩也就那个水平,父母就同意了。但现在看来,回家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那当时的我为什么要选择回家呢?有以下几点原因:</p>
<ul>
<li>基础太差,跟不上二轮复习。</li>
<li>从一些B站的网课中找到了自信,希望通过网课,把基础分应得尽得。</li>
<li>能够自己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li>
</ul>
<p>回到家后,我的作息时间变化了。我并没有像在校的同学们一样,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然后喊破喉咙地去早读,而是每天7:30起床,边记忆别朗读。确实,我在起床时间上偷懒了,我每一天都睡的很舒服,但这也使我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很高。我不用在晨读时读到一个单词后思考其意思和用法的时候为了“骗”查早读的老师而刻意张嘴了,我也可以视情况增加或减少早读的时间了。总之,这很符合我的学习习惯。</p>
<p>除此之外,我确实比学校的同学轻松很多,我减少了一些我个人认为性价比低的科目的学习时间,比如语文、日语和地理。我甚至放弃了化学,因为我花了一个寒假强迫自己学化学也学不进去,这使我真的讨厌学习化学。(但我们化学老师非常好,一直鼓励我们这些化学没救的,在这里像您表示感激!)就这样,我把大部分时间寄托到了物理和数学上。</p>
<p>那时,我每周会去学校拿当周发的卷子当下周当作业做。我做的最多的卷子便是物理和数学。我和物理老师的关系比较好,于是,每当做完一张卷子的时候我都会让老师微信给我发答案。由于我的积极性很强,据同学说物理老师在课上经常提到我,不知不觉这事也传到了地理老师的耳朵里,地理老师就“隔同学喊话”,让我多学学地理。我和地理老师的关系也比较好,于是我就想办法装了装样子,让地理老师对我放心(笑)。</p>
<p>那时候的我认为,自己的数学和物理进展还算顺利。所以每天便重复着这样的生活,为高考而努力着。就这样,时间不断临近高考了。</p>
<h3 id="惊喜和遗憾并存的高考"><a href="#惊喜和遗憾并存的高考" class="headerlink" title="惊喜和遗憾并存的高考"></a>惊喜和遗憾并存的高考</h3><p>不管复习的怎么样,高考还是如约而至。高考的前一天,我并没有失眠。——虽然有点紧张,但自己也很清楚紧张已经没用了。于是我抱着便顺其自然了的心态入睡了。</p>
<h4 id="考试"><a href="#考试" class="headerlink" title="考试"></a>考试</h4><p>高考第一天上午考语文,语文是我不擅长的科目,也是我认为最麻烦的科目。密密麻麻的阅读不得不让我绷紧神经。很多人说新高考一的语文简单,但对于我来说并不简单,成语选择题改成了填空,还有一些题型的变化,让我考下来的第一感觉就是我的语文寄了。不过这确实没有影响到我下午考数学的心情,考前我还是对数学抱有信心的,想着咋也考个70多分吧。考数学的时候,前面的选择题很顺利,这让我信心大增,但是大题题型的变化让我招架不住。一些我能拿分的第一问难度提了一档,和我想象的不同。出了考场,我发现微博上人们都在说新高考一数学难,这使我多了些慰藉,毕竟对于我们这些差生而言,越难,拉开的差距也就越小。所以,我并没有因为数学起太大的波澜。</p>
<p>高考的第二天是我比较期待的,因为第二天的科目是物理和日语。日语是我的杀手锏,而物理,我在家学习的期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想着在考场上好好发挥一下。物理考试开始了,所有的题目都很正常,和平时的模拟卷差不多,所以是属于正常发挥了。考完物理后,我也没有什么挂念,毕竟能答的全答了,剩下的就由天命了吧。出考场后,我就开始期待着下午考日语时我的“妙手”了,但太过于期待了导致我中午都没能睡着。那时我太自信了,我感觉全省都没有几个人能考过我。终于到了考试时间了,我怀着对周边一切的蔑视的心情(当时真的是这么的自信)走进了考场。</p>
<p>这场考试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我第一次正式的考日语(因为是自学,没有在正式的环境下考过),也不仅决定着我的命运,还关乎到我的尊严——我对瞧不起我自学日语能逆袭的人曾放出狠话:“高考后见分晓。”开始发卷了,我自信的接过监考老师发的试卷,虽然自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赶快阅读听力的题目。听力考试开始了,但录音机放的听力不如自己练习时的耳机清晰,自己也没有针对这方面做训练,这导致我的听力失误了,当场就感觉错了2个。我慌了,但我只能强行使自己冷静。语法题是我的强项,我不断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要犯小错误。还好,语法题很顺利,感觉基本全对了。考试后看网上都说阅读变难了,但考试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感觉,大差不差。而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我的手一直在抖,我不知道这是对自己中午押对作文题类型的欣喜,还是害怕怕自己失误的紧张,或许两者都有吧。就这样,日语考试结束了,虽然比较顺利,但对自己的一些失误,还是有些遗憾。</p>
<p>第三天是地理和化学,这两科平时的成绩波动很小,我便当平时的考试对待了。甚至考试时完全没有感觉自己是在高考。当天晚上,和宿舍的同学一块KTV,网吧通宵,玩的很欢。毕竟高考完了,每个人都释怀了,想着大玩一场。</p>
<h4 id="查分"><a href="#查分" class="headerlink" title="查分"></a>查分</h4><p>查分的那一天是晚上公布成绩,但在中午的时候就公布了分数线,河北的本科线是430分。我慌了,我完全没有把握,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过本科线。等成绩的那一天过得太漫长了,好不容易才等到晚上,但查分的人数太多了,这无疑就是对查分网站的DDOS攻击!陪我打游戏的网友们和我等到凌晨1点多,我终于查出成绩了。</p>
<p>说实话,查出成绩的瞬间,别的成绩我都不关心了。当我看到我的日语有133分的时候,我欢呼雀跃,就像是疯了一样。这种感觉太他妈爽了!就像是《比宇宙更远的地方》中的小渕泽报濑刚到达南极的时候一样。在自己提出要去南极的时候被身边的人们当笑柄,而在到达南极的那一刻,你终于可以向身边的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努力,并且好好的嘲笑一下他们的冷眼相看了。痛快!而我的高中,也因为我一战成名的成绩开设了日语班,邀请我去为第一届学生做了演讲。那个时候,我的身边尽是赞美声,我不知道这是真诚的赞美还是虚伪的赞美,但那段时间我是真的高兴。</p>
<h3 id="狂妄的大学新生"><a href="#狂妄的大学新生" class="headerlink" title="狂妄的大学新生"></a>狂妄的大学新生</h3><p>度过了高考假期,我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开学前,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因为我可以尽情的去研究我喜欢的计算机了。正是如此,我的大学生活明显要比高中充实的多。我打游戏的时间,甚至比我高三的时候还要少很多。</p>
<p>上大学后,我的一些认知被颠覆了。我认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人都是因为热爱。而现实是自己不知道选什么专业,而计算机很火便选了。人们都很现实,都知道即使计算机卷到要死,现阶段也是很赚钱的。确实,国内的教育环境下,很难让一个人在大学前就拥有想要发展一辈子的兴趣爱好。询问一些计算机专业的网友后,发现不仅是二本,很多985大学的学生也是一样的。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在这里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吧。</p>
<p>我尤其喜欢编程,我把每天大部分的休息时间和周末都用在了写代码上,来弥补自己没有能够早些接触编程的遗憾。因为我太羡慕了,羡慕那些从初中开始就能写一些项目的大佬,我不甘示弱,我必须卷起来。虽然自己有一点基础,但是遇到像数学题一样的编程题,绞尽脑汁却不能AC时还是会受到打击。因此,大一上学期,我一直迷茫着,因为我感觉自己要学的太多了。我想学Python,我想学Java,我想学前端,我想学操作系统,等等。我更想尽快的去自己完成一个项目。但显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只能怀着这颗迷茫的心去不断探索了。</p>
<p>大学还教会了我如何拒绝别人。我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社恐。只要不是无理的请求,我都会接受。这使我多了许多麻烦。我不想破坏与任何人的关系。但由于我在班里不仅代码写的好,还很狂,找我问编程问题的人变多了。其实,我还蛮喜欢有技术性的提问的,但是我讨厌别人直接让我帮他写全部的代码。可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后者,我不想在一些只要认真学就能会的问题,或只要百度就能解决的基础编程知识问题上浪费自己的时间,那我不得不“得罪”人了。所以,我拒绝了许多人。我认为,为了提升自己,失去一些诸如人脉的东西是必然的。</p>
<p>大学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我不得不接受一些我不喜欢的诸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于是,我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朝着考研或出国的方向努力,挤进一个比自己的圈子更优秀的圈子。</p>
<h2 id="动画"><a href="#动画" class="headerlink" title="动画"></a>动画</h2><p>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动画了,动画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动力。高中时决定自学日语参加高考,也动画为我带来的。因此,我想聊下今年最喜欢的动画——孤独摇滚</p>
<p>孤独摇滚是2022年的10月番。也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番。看前几集的时候,我认为这就是一部单纯的轻百番。直到第五集,波奇为了乐队能够正式演出而在试音时的爆发,让同为社恐的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呐喊。每个社恐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认可,但社恐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当看到波奇能够摆脱恐惧,放开自己时,自己也会激情澎湃。</p>
<blockquote>
<p>聞いて</p>
<p>聴けよ</p>
<p>わたし わたし わたしはここにいる</p>
<p>殴り書きみたいな音 出せない状態で叫んだよ</p>
<p>なんかになりたい なりたい 何者かでいい</p>
<p>馬鹿なわたしは歌うだけ</p>
<p>ぶちまけちゃおうか 星に</p>
</blockquote>
<p>而到了第八集的时候,波奇再一次救场,而之后波奇和虹夏的谈话,也使我们了解到了伊地知姐妹的故事,配合漫画特别篇,一个有关梦想的话题被深深的刻在了观众的脑中。看到第八集时,我不由得想,我的梦想是什么?但至少现在,我不愿意做一个躺平摆烂的人,我要提升自己。</p>
<p>到了第十二集的时候,我想象中的神之Live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平淡的日常,以及依旧社恐,但已经能平淡的面对打工的波奇。孤独摇滚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p>
<p>孤独摇滚在人物成长方面十分真实。人的性格很难一下子发生改变,但可以逐渐的改变。我很喜欢这种真实感,他们过着日常的生活,走在自己实现梦想的路上。“只要不是虚度光阴,每天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足够了。”——我认为这就是孤独摇滚的主题。这种日常生活仿佛永远都是那么美好,导致我看完12话的时候以为还有13话,但意识过来时,尽是意犹未尽的空虚感了。</p>
<h2 id="新年目标"><a href="#新年目标" class="headerlink" title="新年目标"></a>新年目标</h2><p>忘记2022年的辉煌与遗憾,2023年我应该设立一些目标。</p>
<p><strong>2023个人目标</strong></p>
<ul>
<li><input checked="" disabled="" type="checkbox"> 通过日语能力考N2</li>
<li><input checked=""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Python爬虫,并实践</li>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Java Web,配合前端制作网页</li>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Html、CSS,JS并做出个人首页</li>
</ul>
<p>我不知道这些目标对于我来说是否有些困难,但为了自己光明的前途,我必须向前走了。</p>
]]></content>
<categories>
<category>年度总结</category>
</categories>
</entry>
<entry>
<title>【2023】年度个人总结</title>
<url>/posts/1b8901bae1e1/</url>
<content><![CDATA[<h2 id="前言"><a href="#前言" class="headerlink" title="前言"></a>前言</h2><p>好家伙,又到了写年度总结的时候了。虽然月初就想着要写的,但是一不小心就拖到了现在xD。说实话,其实现在也挺不想写的,主要是觉得写的过程确实要花费不少时间。如果AI能读取我的大脑给我自动生成就好了,这样既不用我自己写,还能直接看到自己这一年大抵做了些什么。可惜现在AI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这篇终归是要自己写了。</p>
<h2 id="兑现"><a href="#兑现" class="headerlink" title="兑现"></a>兑现</h2><p><strong>2023个人目标</strong></p>
<ul>
<li><input checked="" disabled="" type="checkbox"> 通过日语能力考N2</li>
<li><input checked=""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Python爬虫,并实践</li>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Java Web,配合前端制作网页</li>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Html、CSS,JS并做出个人首页</li>
</ul>
<p>日语和爬虫的目标是完全完成了,但Java Web和前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别的分支,所以并没有如愿,这个下面会具体说。因此,虽然并没有完成所有的目标,但是自己认为这一年是没有什么遗憾的。</p>
<h2 id="追忆"><a href="#追忆" class="headerlink" title="追忆"></a>追忆</h2><p>由于一年发生的事情很杂,各种方面的事情都有,直接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也会有些杂乱,所以我将分为学业,生活,动画三个大类来分别叙述。</p>
<h3 id="学业"><a href="#学业" class="headerlink" title="学业"></a>学业</h3><h4 id="开发初体验"><a href="#开发初体验" class="headerlink" title="开发初体验"></a>开发初体验</h4><p>大一上学期,我刚学完Python基础,就不想拘泥于课后作业这种解数学题式的算法问题,尝试写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因为早就听说Python的强项是爬虫,所以我就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爬虫知识。没过多久,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爬取一些网站的数据。具体爬了什么,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在大一上学期的寒假,我做了一个小脚本,可以爬取学校课程表,并转换成可以导入WakeUp的CSV文件。这应该是我当时做的第一个有用的东西吧,虽然现在看来,自己写的代码很糟糕,但是当时用了半天的时间写完后,我真的很有成就感,后来我还在开学时分享给了同学。除此之外,在那个假期,我还尝试用NoneBot写QQ机器人,但是由于自己的开发水平还不够,当时只是写了一个Demo就暂时搁置了。</p>
<h4 id="编程渐入佳境"><a href="#编程渐入佳境" class="headerlink" title="编程渐入佳境"></a>编程渐入佳境</h4><p>大一下学期,是我代码进步最快的一个阶段。首先是因为下学期开始学数据结构了,我对此很感兴趣,所以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都会自己实现一遍,经常熬夜到很晚也不觉得累。虽然数据结构和算法与开发的关系不大,但数据结构的学习让我对面向对象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我也逐渐能看懂NoneBot的文档了。那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在研究NoneBot的文档,不得不说,通过写项目的锻炼,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比如Python的异步,TypeHint的使用,包管理,依赖注入,一些设计模式等,这些知识不仅适用于一种语言,一个框架,还提升了我的开发能力。那时,我做了两个比较满意的作品,一个是我们学校智慧学工的每日自动填报,通过QQ机器人实现管理,另一个是QQ机器人实现的《谁是卧底》的文字小游戏。</p>
<h4 id="后端开发初体验"><a href="#后端开发初体验" class="headerlink" title="后端开发初体验"></a>后端开发初体验</h4><p>我加入了学校一个叫微光工作室的组织,学校的许多项目会分配给我们来做。在大二上学期,我接手了学校网站导航页的后端设计(不过现在咕咕咕了)。虽然暑假时简单研究了一下Python的FastAPI,但是并没有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所以这个项目是我第一次接触后端开发。由于学长对Python和Java表示摇头,于是我们选择了NodeJS+TS做后端开发。第一次写接口,我不仅不熟悉这种语言,也不太了解后端开发流程,所以从设计数据表到管理员接口的完成,用了一个多月。但是这一个月,我学习到了后端开发的很多知识,包括MVC设计模式,数据库密码的加密和校验,登录验证,参数校验等。</p>
<h4 id="日语的提升"><a href="#日语的提升" class="headerlink" title="日语的提升"></a>日语的提升</h4><p>2023年7月,我通过了N2考试。N2的题目很固定,听力对我来说虽然难,但猜对一些也能过及格分。因为当时的单词量很少,全靠高中日语语法的基础,所以我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同时,因为以后可能有去日本留学的打算,10月的某天,我突然想着要开始提升一下自己的日语运用能力了,虽然我大二上学期加入了学校的日语角,每周和外教老师聊天,但外教老师为了照顾我们,所以和实际情况还有所不同,于是,我就打开了能聊遍全世界的游戏——VRChat,加入了一个学习日语的房间。和日本人实际交流后,发现自己既听不懂也说不出,内心受到重创。于是,第二天我就立刻开始制定日语学习计划。首先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单词量和听力,我深知语言不是速成的东西,于是拿起我曾经学了一半就放弃的标日中级书,重新开始学习。这次学习,我按照一周两课的频率,并把重点放在了单词和听力上。每篇课文和课后单词都要做到听到就能反应出意思,并且几乎每天晚上在VRChat中尝试用日语交流,每天睡觉前,也会去写一篇日语随笔。截至到写这篇年度总结的今天,我刚好学完了标日中级上册。</p>
<h3 id="生活"><a href="#生活" class="headerlink" title="生活"></a>生活</h3><h4 id="转专业"><a href="#转专业" class="headerlink" title="转专业"></a>转专业</h4><p>虽然转专业和学业有关,但它并不涉及到具体的知识,只是对我的生活状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把它放在生活方面来说。大一下学期,我从网络工程转到了软件工程。其实在大一上学期,我并没有转专业的打算,因为我觉得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应该都差不多。但是到了下学期,由于一些生活上的原因,以及我对软件开发比硬件更感兴趣,我就决定要转到软件工程。由于申请转专业的人数不确定,而每年转专业的名额又很有限,我必须保证自己的绩点尽量高一些,所以大一下学期对我来说是压力很大的一个学期。我不得不在自己不擅长的高数和线性代数上花费很多时间,不能把精力都放在专业的学习上,这让我很烦躁。因此,在大一下学期,我的作息非常规律,每天起床的时间几乎都不会超过8点。尤其是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为了让高数和线代不成为我的拖累,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勉强自己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不过,幸好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最终成功地转入了软件工程。</p>
<h4 id="暑假"><a href="#暑假" class="headerlink" title="暑假"></a>暑假</h4><p>因为期末的成绩不错,转专业也成功了,所以大一下学期的暑假过得很轻松。放假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我网上认识5年多的朋友见面,当时我们是5个人在天津团建。虽然其中有一个人由于一些原因,只能见了一面。其余时间都是4个人。虽然有两位之前单独见过,但一起见是第一次。见面时,面孔并不是很熟悉,但声音却特别亲切,网上的朋友能聚到一块确实是挺不容易的。我们一起打打麻将,唱唱歌,简单逛逛,玩得很开心,几天很快就过去了。回到家之后,我基本上就是每天看看番剧,打打游戏,享受假期的悠闲。不过,暑假播出的番剧——MyGO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会放在动画来具体展开。</p>
<h4 id="意识的改变"><a href="#意识的改变" class="headerlink" title="意识的改变"></a>意识的改变</h4><p>大二上学期,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明确了自己的未来规划。之前的大一,我一直想着毕业后考国内的研究生。但是,众所周知,国内读研的价值在不断降低,学术环境不理想,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不太乐观。因此,我把自己的第一目标定为去日本。而这又有两种可能,一是去读研,二是直接找工作。我更倾向于读研,然后在当地工作。虽然我觉得以现在的水平,毕业后我也能胜任直接工作的要求,但我更想亲身体验一下日本读研的生活和学术环境。如果我不能如愿以偿地在日本读研,我也会努力寻求在日本直接工作的机会。所以,大二的上学期,我尽量放弃了一些对自己能力没有提升的活动,比如为了提高绩点而刻苦学习所有的科目,或者参加一些水平不高的学科竞赛。专业课上,我仍然坚持和大一一样,进行以实用为目的的学习。</p>
<h4 id="对游戏的热情消散"><a href="#对游戏的热情消散" class="headerlink" title="对游戏的热情消散"></a>对游戏的热情消散</h4><p>在大二上学期的前半个学期之前,我还经常玩CSGO等一些游戏。虽然和高考之前相比,我的游戏时间少了很多,但它们仍然是我消遣的一种方式。直到我确定了自己要出国的目标后,我就几乎不和朋友们打游戏了,而是在VRChat中练习自己的日语会话。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在一段时间不玩游戏后,再次对游戏产生兴趣,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对游戏的需求越来越低了。我记得有一天在玩VRChat时,遇到了一个在日本经营企业的人,他知道我学计算机后,问我是否想做游戏,如果愿意的话,他可以让我毕业后去他的公司工作。当时我有点犹豫,因为做游戏需要真正的热爱才能坚持,而我那时候还不确定自己的态度,但我现在已经放弃了。除了自己对游戏的热情消退之外,我玩过的游戏也不多。我也不想游戏市场上再多一位不真正热爱游戏的社畜。当然,我还是很怀念游戏给我带来的快乐时光,尤其是GTA系列和Minecraft。所以在GTA6发售的时候,我应该还会买来玩一玩的。</p>
<h3 id="动画"><a href="#动画" class="headerlink" title="动画"></a>动画</h3><p>之所以把动画单独拿出来,是因为动画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简单回顾一下这一年喜欢的动画,并不包含这一年看过的所有动画。</p>
<h4 id="追番"><a href="#追番" class="headerlink" title="追番"></a>追番</h4><p><strong>注意:以下内容存在透剧!</strong></p>
<h5 id="BanG-Dream-It’s-MyGO"><a href="#BanG-Dream-It’s-MyGO" class="headerlink" title="BanG Dream! It’s MyGO!!!!!"></a>BanG Dream! It’s MyGO!!!!!</h5><p>我最喜欢的7月番,就是MyGO了。这部番刚开始播的时候,我并没有关注。直到暑假的某一天,我在逛Bangumi的时候,发现这个番的评分挺高的,而且我也挺喜欢少女乐队这种题材,就想着试着看看。说实话,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对这部番并没有太大的期待,因为我不太习惯看3D动画,而且声优有点棒读。但是,当我看到第三集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住了。CRYCHIC的故事,以及《春日影》的旋律,还有和其他乐队番不一样的扭曲感,都让我对这部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马上追上了最新的一集,并且把这部番放在了我7月番的最高位。人们都说,补MyGO的体验永远比不上追MyGO的体验,我很庆幸,我在MyGO的故事进入高潮之前就入了坑。由于这是一部原创番,剧情的讨论无法依靠原作,而且MyGO本身的剧情也很难预测,在每一集出来之前,人们的各种猜测和二创让我的追番体验达到了极致!7,8,9集连续3集炸裂的剧情,让这部番的讨论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很多人都在担心剧情会不会收不住,会不会烂尾,但第10集的神回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一首《詩超絆》,就让MyGO成为了我2023年最爱的动画。我记得看完第10集后,我激动得不得了,立刻推荐给了朋友,自己也又重温了一遍。</p>
<h5 id="葬送的芙莉莲"><a href="#葬送的芙莉莲" class="headerlink" title="葬送的芙莉莲"></a>葬送的芙莉莲</h5><p>《葬送的芙莉莲》是我最喜欢的10月番。我追这部番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动画监督是《孤独摇滚》的监督。我没有看过原作漫画,所以我对这部番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但是,每一集的更新都让我感到惊喜,舒适的节奏、艺术级的OST,流畅的打戏,都让我沉浸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剧情没有过多的铺垫,也没有刻意的感动,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真实,简直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动画还没有完结,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后面的故事了。</p>
<h4 id="补番"><a href="#补番" class="headerlink" title="补番"></a>补番</h4><p>这一年我补了不少的番,但是由于时间分散,有些剧情已经模糊了。不过,还是有三部作品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电脑线圈》、《来自深渊》和《欢迎加入NHK!》。这三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或让我感动,或让我思考,是我这一年补番中最喜欢的三部作品。</p>
<h2 id="目标"><a href="#目标" class="headerlink" title="目标"></a>目标</h2><p>今年,我和去年一样,有一个明确的主线目标。那就是在编程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工作的水平。我选择了Java后端作为我的主要方向,因为Java后端的学习资料很多,Spring框架也很成熟,就算是后期转别的语言,整体的开发思想也大差不差。前端方面,我打算学习一下Vue和一些组件库,实现全栈开发的能力。日语方面,我已经考过了N2证书,这对于申请日本的理工类大学院已经足够了,所以我不准备参加7月的N1考试,而是想先把自己的日语水平,特别是会话水平,提高到N2的水准,然后再考虑其他的可能性。</p>
<p><strong>2024个人目标</strong></p>
<ul>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Spring框架,微服务等后端内容</li>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Vue框架,实现全栈开发</li>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日语会话能力达到接近正常交流的水平</li>
<li><input disabled="" type="checkbox"> 学习Html、CSS,JS并做出个人首页</li>
</ul>
]]></content>
<categories>
<category>年度总结</category>
</categories>
</entry>
<entry>
<title>第一次参加日语能力考有感</title>
<url>/posts/014b1c578536/</url>
<content><![CDATA[<p>昨天,我参加了2023年第一次日语能力考,考完之后,有一些感受想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篇博客。</p>
<p>考完后的晚上,因为多种因素的叠加,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自己为什么要考N2?对于为什么要考这个问题,在考前的几个月中我并没有去深入的想过,只是模糊地认为自己需要考一个N2证书,以后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想法可能会方便一些之类的。但实际上现在考下这个证书也没有任何的用处。让我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契机便是昨天考试后的思考。</p>
<p>考试结束后,我对听力是否能过及格线完全没有把握,所以非常焦虑。晚上和朋友打游戏的时候也在微博上不断找回忆版的答案估分。“到底能不能过呢?——如过。”我估了好几次分,但由于日本那边判卷是偏差值算分,所以还真说不准。</p>
<p>和朋友的游戏时间结束后,我发现自己下了两天的160GB大小的孤独摇滚BD下完了,便点进去想着随便看看,回顾一下去年追滚时候的感觉。随便一点,点开了完结后发的的本PV。整个PV用一首フラッシュバッカー对孤独摇滚动画进行回顾,虽然这个视频看过好多次了,但却不觉得腻。フラッシュバッカー在网易云显示的译名是往日重现,确实,每次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都会想到去年追孤独摇滚的那几个月,但是N2听力的失利和这个BGM略显悲伤的曲调将我引向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为什么学习日语,为什么要考N2?</p>
<blockquote>
<p>真的是为了那功利性很强的分数和证书吗?</p>
<p>如果是的话,那顺利通过后就不学日语了吗?</p>
<p>被自己的感觉完全否认了。</p>
</blockquote>
<p>回想高中时期,学日语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高考想要替换掉英语,二是当时补了一部叫轻音少女的动画,看完萌生了圣地巡礼的想法。但随着高中的学业压力,主要目标也由实用日语转变成了应试日语。这使得我在高考中日语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考验细节和应试的语法和阅读题基本全对,听力也是一般日本人根本不会有的慢,所以也就错了一道。但这并不符合我对自己日语学习的要求。</p>
<p>在学习日语前,我确实提醒过自己,要保持自己学习日语的初心,可无奈还是被应试教育的压力打回了原型。经历了高考,自己明显更偏向于应试了,听力和口语这两个在现实交流中最重要的方面被我完全轻视了。从刚开始学习日语时被那份发自内心对动画喜爱支撑自己每天沉下心学习4-5个小时,到迫于考试通过的功利性追求逼自己每天学习一定的内容,感觉自己真的变了,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p>
<p>所以归根到底,我为什么要考N2便显而易见了。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为了自己所热爱的动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在经历了应试教育的洗礼后变质为对一张证书的功利性追求罢了。</p>
<p>不过,在回想起去年追孤独摇滚的那份热情时,我貌似又重新找到了一些刚开始学习日语时的热情了。所以,无论成绩如何,我都会继续的学习日语,只为追求在动画中乌托邦世界带给我的现实生活中无法触及的事物。</p>
]]></content>
<categories>
<category>随笔</category>
</categories>
</entry>
<entry>
<title>我Remake了我的博客</title>
<url>/posts/9bf0b241dcea/</url>
<content><![CDATA[<p>2023年农历新年后,我Remake了我的博客。</p>
<p>在此之前,我的博客尽是一些Python网课的笔记,也就是说,我把博客当做了我的笔记本。但后来发现,我并不希望我的博客变成这个样子——没有自己的理解,只是将网课中的知识点和代码记在以MarkDown为载体的博客上。我认为没有人会舍弃网上大批优秀资源而来看我一个大一新生写的笔记。我的博客上没有由自己总结出来的新东西,这并不符合我做博客的理念。我的博客应该是记录着我的个人生活、或对一些事物的评价、或折腾网页的过程之类更值得记下来的内容,我认为这些内容经过时间的沉淀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就这么想着,我把我的博客Remake了。</p>
<p>我在决定Remake博客时是12月份初。那时候因为疫情提前离校了,回家后一直在准备期末考试。在复习Python的时候我发现在博客上做笔记确实没什么意义,也就产生了上面的想法。期末考前没有时间搞网站,而期末考后又在自学Java以及为7月的日语N2做准备,所以一直拖到了年后这几天,想着算是给自己放松一下,顺便把网站Remake了吧,这才开始重装服务器什么的各种折腾。</p>
<p>折腾的差不多了,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吧,这么想着的我写下来这个博客的第一篇文章。有一说一,没学过前端折腾这玩意挺累的,一折腾就是两天。搭环境倒好说,不会编译安装还有宝塔面板,美化就很麻烦了。虽然只是照着一些美化教程抄CSS和JS的代码,但耐不住这些东西太琐碎了,有时候想不到自己该美化什么了。其实我也不追求特别华丽的效果,稍微耐看一点就足够了,也就是在简约和花哨之间取得平衡吧。不过折腾的这两天突然想学前端三件套了,感觉以后做一个全栈也不错。</p>
<p>就酱紫,这就是一篇纪念文章,顺便测试一下百度是否会收录自己的网页。希望接下来这个博客里能够充满有含金量的内容吧。</p>
]]></content>
<categories>
<category>随笔</category>
</categories>
</entry>
<entry>
<title></title>
<url>/404.html</url>
<content><![CDATA[]]></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关于</title>
<url>/about/index.html</url>
<content><![CDATA[]]></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标签</title>
<url>/tags/index.html</url>
<content><![CDATA[]]></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分类</title>
<url>/categories/index.html</url>
<content><![CDATA[]]></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友情链接</title>
<url>/links/index.html</url>
<content><![CDATA[]]></content>
</entry>
</search>